BET365中文平台

省地矿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 2023-03-06 15:01 字体:[]

2022年,省地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省主战略、主定位开展地质工作,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

一、2022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全面部署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统筹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公益性地质技术服务,地矿事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进一步巩固。按“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地勘经济实现平稳发展。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履行党代表选举程序,推选产生党的二十大代表1名。党代表周琦同志不负重托,认真履行了党代表的光荣使命,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周琦同志向全局党员干部广泛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多次深入野外一线开展宣讲。局党委成立宣讲团,到基层单位宣讲,进一步增强全局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有序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深入学习国发〔2022〕2号文件,制定了实施意见,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重点,明确了10个地质技术服务方向,按月调度技术服务推进情况,全年开展公益性地质技术服务780余项。结合职能职责实际,积极向上对接,配合省自然资源厅主办了贵州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研讨会,为全省实施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奠定了基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等所(院)达成合作意向,与黔西南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综合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一是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承担6个省重大科技战略行动项目,首次发现气液流体底劈新类型锂矿床,创立了新类型锂矿床成矿模式,研发找矿预测关键技术,提交可供勘查的锂矿找矿靶区5处。开展了锂资源高效富集分离提取关键技术研究前期工作。二是建好了备选项目库。组织论证备选项目133个,35个项目列为省财政资金支持。提出2023-2025年建议项目224个,作为向国家争取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储备。

(三)全面围绕全省主战略主定位,积极提供地质技术服务

深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服务。完成全省86个矿种“矿产国情调查库”清库,完成6个单矿种省级报告编制。完成重点矿产资源大精查,清镇小院铝土矿精查项目查明铝土矿资源量2029.99万吨,瓮安王家院磷矿精查项目查明磷矿石资源量4663万吨。毕节试验区优势矿产资源大普查取得重要进展,圈定找矿靶区15处,普查项目分别提交推断的稀土氧化物资源量5.85万吨、饰面石材资源量5.97亿立方米、陶用粘土岩379万吨、锶型矿泉水35.98万吨/年。积极为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提供技术服务,凯里万潮村玻璃用砂岩矿提交资源量2266.48万吨,惠水对门坡玻璃用砂岩提交资源量2524.62万吨,长顺桐笋饰面用灰岩提交资源量1525.75万吨,晴隆粟寨萤石矿勘探估算新增萤石资源量55.5万吨。

深化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服务。承担58个对口县(市、区、特区)汛期地质灾害技术保障,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11551处,应急调查1413次,提交应急调查报告754份。参与了金海湖新区“1·3”建筑工地滑坡事故、织金县“5·8”山体崩塌现场应急救援与处置。完成省第四批24个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价。完成《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综合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项目成果报告》并报国家普查办备案,承接实施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评估区划项目(A包、F包)。完成中贵天然气管道(贵州段)地质灾害风险点排查及评价。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服务。完成长江经济带西南裸露型岩溶山区遵义市坪桥地下河系统污染防治试点项目(一期)水文地质详细调查。完成安顺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盘州宏盛煤化焦厂含油废水溢流事件水文地质应急勘查。实施了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凤冈、思南、湄潭、务川等县域8个标段施工。实施了黔西南自治州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项目(州本级)A包、茅台厂区地下管网排查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深化国土空间、农业、旅游业技术服务。编制了黄平等20个县(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完成龙里等20个县(市、区)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完成黔南等3个自治州及荔波等6个县(市)耕地修复项目报告编制,完成道真等县12.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形测量,完成绥阳等2个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开展了九龙洞风景名胜区等洞穴旅游资源调查,开展了石阡城北、龙里谷脚、盘州娘娘山等地热(温泉)技术服务,启动了关岭化石群、赤水丹霞及平塘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完成青岩生物群产地与现状调查和龙宫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化石及产地保护规划。

(四)全面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有效夯实服务能力基础

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新获批2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新培育5个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获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支撑计划科研项目11项。申报2022年度省科技成果奖励6项,获2021年度贵州省科学进步奖1项。主办或参与科普活动7次,受众2万余人次。积极推进“贵州磷、锰、铝优势资源成矿规律与快速高效智慧化勘查技术研究及示范”和“贵州稀土、钡、氟等特色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科研项目。

夯实人才支撑基础。开展了2022年“人才日”系列活动,推荐省管专家Ⅰ类人选1名、Ⅱ类人选9名。完成2022年度全省地矿专业类正高级职称社会化评审,232人参加工勤技能人员职业技能考评。获聘贵州省第二批产业导师(研究生导师)2人,获批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师39人。推荐2022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团组人选,1名博士作为访问学者。

夯实经营财资管理基础。强化合同管理,制订8类规范化合同示范文本。开展合作项目专项整治,合作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完成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大科研等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编制、执行、资金使用和结题审查,推进财政一体化核算系统改革。完成地勘单位及所属企业资产清查,开展了关停及“僵尸”企业清算注销,开展了土地、房屋资产全面清理登记,资产基础管理得到进一步夯实。

夯实风险防控基础。梳理出4条风险,其中地勘事业单位改革风险列入省级风险,目前处于稳控状态,债权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基地开发信访维稳风险、历史遗留问题风险已基本化解。持续加强国安、保密、信访、网络安全、依法治局等工作力度,平安贵州建设顺利推进。开展了地质工作质量巡查、质量事故警示教育,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及时预警,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防控,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

(五)全面围绕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发展能力水平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和党内法规,严格遵守党委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中。完成省直工委意识形态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参与了“黔净2022”网络空间清朗工程,在省级主流媒体刊发宣传稿件170余篇。密切联系群众,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基层100余人次,关心关怀困难党员和职工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帮扶资金,推进帮扶项目落地。积极抓好统战工作,全力培养好党外干部。团结带领工青妇群团组织积极投身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1个集体获“省五一劳动奖状”,3名个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2个集体荣获“省工人先锋号”。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干部约谈常态化,预防提醒谈话4293人次,询问示警约谈7人次,批评教育6人次,诫勉谈话2人次。扎实推进“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工作,存在的6条问题完成整改。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因省属地勘单位改革,人事冻结,干部调整选拔、人才招聘等工作受到限制,干部队伍、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不足,对地质事业长远发展不利。

二是受政府债务压力传导,项目收款困难,加之房地产市场不景气,部分单位房地产勘察、基础类施工项目收款难度极大,导致流动资金不足,资金压力持续增大。

三是面对全省高质量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除锰矿、金矿外,但其他战略性急需矿种找矿、生态保护修复领军人才团队建设不够。受上世纪90年代地质行业不景气、进人较少影响,目前领军人才与青年人才之间出现断层。

四是党建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还需进一步深化。

三、2023年重点工作打算

(一)主要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精神,围绕全省主战略、主定位开展地质工作,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等领域展现新作为,更好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抓地勘经济发展,经济指标较2022年略有增长,更加突出发展质量,实现干部职工人均1倍省直绩效目标。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1. 围绕全省主战略主定位抓好地质技术服务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上展现新作为。出台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指导意见,继续实施好2022年省级财政专项15个项目,启动已入库的2023年19个项目。做好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论证准备,力争获取更多调查、勘查项目。扎实抓好毕节试验区优势矿产资源大普查第二、三阶段工作。以需求为导向,推进实施盘州市响水煤矿勘探等项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服务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充实专业技术力量,细化工作内容和职责,全力做好对口县(市、区、特区)地质灾害技术保障服务。争取实施风险斜坡详细调查、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等重要基础性公益性调查排查,做好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地质技术支持,服务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继续实施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勘查设计施工项目,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上展现新作为。积极承接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苗岭山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进南北盘江石漠化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积极向国家争取项目。实施好遵义14个县(区)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与重点区划分等项目。

在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上展现新作为。积极对接市(县、区),承接实施好2023年第三次土壤普查项目。争取实施耕地土壤障碍修复利用、污染土壤安全利用与修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地方规划、土地变更调查、国土测量等项目。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进洞穴资源、温泉开发,促进旅游资源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2. 围绕地质事业发展需求抓好基础能力建设

抓好锂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推进优势特色矿产资源重大科技攻关,争取获批实施锂资源高效富集分离提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增添科技动力。实施高层次人才“一人一策”,开展二级、三级研究员推荐审议,进一步落实省委高层次重点人才倍增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加强项目质量、合同、安全管理,强化项目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落实项目承接前风险识别机制,进一步规范地勘单位经营活动。推进重大风险防控,强化国安、保密等日常工作,着力防范安全生产风险,促进平安贵州建设。按省委省政府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履行好与黔西南自治州等州(市)、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综合所等所(院)合作协议,扩大合作范围,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 围绕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党建引领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据实开展职级晋升工作,强化年轻干部培养。进一步抓好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强化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认真落实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加强民主管理,抓好统战工作,凝心聚力推进地矿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网络赌博网站 澳门新葡京官方网站 十大信誉博彩公司 中国博彩平台 太阳城集团官网导航 十大赌博靠谱信誉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