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中文平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省地矿局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工程系列地质地矿类职称申报工作安排的通知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职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黔人社通〔202435号)《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4年贵州省工程系列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就2024年工程系列地质地矿类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申报评审范围

省直企事业单位、不具备评审条件的市(州)企事业单位以及参加社会化评审的民营企业地质地矿类专业技术人员。

、申报评审安排

(一)申报人系统账号创建和关联

20247月,申报人账号实行实人制管理,申报人应访问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职称一站式办理专栏(https://rst.guizhou.gov.cn/ztzl/tjgzxyfwgzrcgzzcyzsbl/)系统入口进行用户账号的创建和关联。首次创建个人账号的,须注册账号并进行个人实人制验证,账号与用人单位绑定关联后方可办理职称申报业务;已有系统个人账号的,首次登录时须完善用户资料,并进行个人实人制验证,验证通过后可办理职称相关业务。

(二)建立和推广应用申报人数字业绩档案库

系统逐步搭建贯穿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的数字业绩档案库。202481日,申报人进入系统个人职称数字档案页面,即可逐项填报个人信息及业绩信息,并可日常登录系统进行动态维护。申报人个人信息发生变化或取得新的业绩后,应在系统中适时动态更新,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应及时对申报人更新的信息和业绩进行审核确认。申报人在其后的评审年度申报启动期间,填报申报材料时可直接从业绩档案库中选取,无需重复填写及上传佐证材料。

)系统申报与材料提交

81日至818日,申报人可登录系统维护本人信息、填写上传申报材料,为提交申报材料做好准备。准备就绪的可点击预约自动申报,系统将在申报时段内自动申报,也可于8198:0082317:00手动申报。为错开819日至823日申报高峰,建议选择预约自动申报

(四)关于论文查重

系统嵌入了第三方知名学术平台论文查重服务功能,该服务能更好地辅助评审专家判断申报人的学术水平,申报人可自主选择是否使用该服务,若选择该服务费用由申报人自行承担,由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直接收取。经评委会组建单位政策性审查后要求查重的,则申报人必须使用该服务。

(五)用人单位资格审查、推荐、材料流转和个人缴费

1.资格审查。用人单位根据《贵州省职称申报评审工作规则(试行)》,认真对照评审条件审查申报材料,发现填报错误、被系统学术风险预警提示(以下简称风险提示)、其他不符合申报要求问题的,在系统相应板块填写审查意见,并指导申报人进行补正。确保进入公示、推荐环节的申报材料真实、有效、完整、合规,确保补正后的申报材料不存在学术风险提示,或被风险提示但已进行风险排除,不影响推荐。

2.公示推荐。用人单位对审核情况以适当方式在线下一定范围和系统内公示5个工作日用人单位启动公示程序前,申报材料可退回申报人调整补正。用人单位启动公示程序后,为充分保障个人申报意愿和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对申报材料开启防篡改保护,除申报类别”“评审类别可按程序依申请调整外,申报材料全流程锁定流转。公示启动后,申报材料不能退回补正。公示期间接到举报反映的,及时进行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公示结束后,对资格审查和公示期间,涉及风险提示人员已排除风险不影响推荐的,出具书面说明(加盖单位公章),会同申报材料在系统中上传推荐。本单位未被推荐的申报材料自动终止本年度申报。事业单位推荐申报的,须上传本单位岗位聘用情况

3.材料流转。各流转节点接收材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和往上一级推送,确保申报人材料在评委会收取材料截止时间92717:00前将申报材料准确到位。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推送,导致申报人材料不能及时送评的,责任由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推送的单位承担。

4.评审费收取。根据《关于重新核定我省职称评审费的通知》(黔价行事字〔1998196号),初级职称评审每人每次收费80元、中级职称评审每人每次收费250元、高级职称评审每人每次收费350元。从2024年起,职称评审费通过职称系统统一交纳。省地矿局职称评审机构确认接收申报人职称申报材料后,系统生成交费二维码,申报人在规定时限内扫码交费后将收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送的开具非税票据短信,可按短信通知自行下载非税票据。贵州省工程系列地质地矿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费截止时间为101024:00。申报人未在规定时间缴费的,视作放弃申报。

三、申报、评审条件及有关政策

(一)申报评审条件

地质地矿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按照《贵州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社通〔202019号)执行

(二)有关政策

1.申报人以行业协会、学会等非政府奖项作为业绩或学术申报的,须提供据以获奖的相关支撑材料。其据以获奖的业绩或学术成果不得低于评审条件规定的同类业绩、学术要求。

2.各事业单位推荐事业单位(身份)人员申报高、中级职称的人数,应在本单位相应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空岗数范围内,须出具本单位最新的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备案汇总表。

3.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申报人业绩水平、创新能力、实际贡献,认真落实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代表性学术成果送审制。申报正高级工程师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在提交的学术成果中选择1篇论文、著作、译著、技术手册、培训教材、专项报告等作为代表性学术成果,经政策性审查合格并符合送评条件的,评审委员会将申报人的代表性学术成果送不少于2名相关专业专家进行盲评,盲评意见作为评审委员会评审时对申报人学术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送评的代表性学术成果需隐去作者姓名及单位等有关信息后,形成Word格式电子版统一命名为姓名-代表性学术成果-申报专业-标题,上传至系统中代表作模块。

4.根据《贵州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2024年推进计划暨地方工作要点的通知》突出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导向,将专利的转化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的要求,从2024年起,使用仅被受理的专利申报中级职称的,需要上传专利申请材料,重点考察其专利申请材料的质量和水平;使用授权专利申报职称的,重点考察其转化效益情况。

5.教育部发布的专业目录中,明确既可授予工(理)学位也可授予非工(理)学位的,可视作理工类学历(学位)。专业技术人才所从事工作专业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第一次晋升职称时,专业工作年限须增加2年,晋升后,可正评上一级职称。第一次晋升时,未增加2年任职年限的,在晋升上一级职称时补足。

    6.需要委托评审的,按《贵州省职称申报评审工作规则(试行)》第十九条办理。

(三)职称申报绿色通道

1.我省企事业单位、民营经济组织工作的博士、硕士,可根据其学术、技术水平直接申报副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该类申报人员在填报时评审类型均选择绿色通道/硕博直报,适用工程系列社会化评审条件。

2.获得相应荣誉称号的高技能人才可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人社通〔2021114号)直接申报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该类申报人员在填报时评审类型均选择绿色通道/高技能人才,适用工程系列社会化评审条件。

3.专精特新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高层次人才实行职称申报举荐制。专精特新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内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取得原创性科技成果、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填写举荐报告(见附件2),经企业董事长(或研发团队技术带头人)和1名同行业专家(副高级职称以上)署名推荐,可直接申报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标准适用工程系列社会化评审条件,评审类型均选择绿色通道/专精特新。我省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我省进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名单企业每年度可举荐2人直接申报高级职称,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名单企业每年度可举荐1人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违规或不实举荐的,取消举荐资格。

(四)做好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工作

1.2024年起,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原基层副高级评审认定统称为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以下简称双定向),申报层级从副高级拓展到中级、副高级,申报类型在系统中选择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各地可采用单独组建评委会或单独分组的方式单独评审。

2.申报双定向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标准参照同系列同层级同专业社会化评审条件。任现职以来的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可以折抵一条业绩或学术成果。申报工程系列双定向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使用1篇本人参与完成推广应用项目的工程报告、专项报告、可行性报告、调查报告、技术总结等折抵学术成果。申报工程系列双定向副高级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使用3篇(其中1篇得到行业主管部门推广使用或在县域内交流)本人参与完成推广应用项目的工程报告、专项报告、可行性报告、调查报告、技术总结等折抵学术成果。

3.学历资历达不到社会化评审条件最低学历要求的,可以通过增加任职年限或增加业绩的方式申报。其中,增加年限是在所申报职称层级的最低学历任职年限要求上增加两年;增加业绩是增加一条同职称层级社会化评审条件业绩(非学术)成果,按该职称层级最低学历的任职年限申报。全国和我省统一组织考试的职称系列(专业)除外。

4.职称双定向的申报人,可使用其工作期间取得最高学历申报,其提升学历前的任职年限不折算,按实际工作年限计算。

四、职称与职业资格制度衔接有关事项

根据《关于发布2023年版贵州省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目录的通知》黔人社通〔2023110号),在工程领域,取得不分级别或一级准入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可直接申报工程系列相应专业副高级职称;取得二级准入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可直接申报工程系列相应专业中级职称。以准入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申报职称的,其业绩成果和学术成果应为获该资格后取得。

五、继续教育学时及相关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继续教育学时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在基层和民营经济组织工作以及申报双定向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45学时),其中,专业科目学时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申报人及用人单位要按照我省关于优化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有关事项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及折算填报、审核工作,确保申报人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相关规定。

申报人应按《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测试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申报前完成2024年度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课程学习和测试,测试通过结果由系统自动获取。从2024年起,申报人无需在系统中提供公需科目测试佐证材料。

六、相关事项

(一)各用人单位、申报人在申报评审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单位公示、申报人和推荐单位承诺制度,未按要求公示和签署承诺书的申报人和单位,其申报材料不予受理。各用人单位要对申报材料(含政策性审查未通过后的补充材料)真实性、合规性严格审核。申报人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经查属实的,政策性审查通过的取消参评资格,评审通过的取消任职资格;从弄虚作假行为认定之日起记入信息系统诚信档案库,认定之日后的3个职称评审年度内不得申报职称。单位未尽审核职责,帮助申报人弄虚作假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二)2024年申报人员任职年限(聘任时间)终算时间为20241231日。1231日前达到退休年龄,未经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部门批准延聘(延退)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参加评审。

(三)评审结果备案完成后,评委会组建单位在系统中生成评审通过确认单,下载打印盖章(一式三份),由用人单位统一领取,经用人单位盖章确认后存入个人档案。      

(四)相关评审条件、职称政策、问题解答和操作指南等在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贴近贵州需要服务人才成长——贵州职称一站式办理专题专栏汇总发布。

(五)申报正高、副高任职资格人员及相关人员(转评、破格人员)需要到指定地点参加答辩。答辩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六)今年地质勘查类专业名称结合当前实际进行了部分调整,请申报人根据自身实际在系统中选择相应专业。

(七)其他本通知未提及的有关职称政策,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附件:1.工程系列职称申报材料填写及附件要求

2.职称申报举荐报告(模板)


                   省地矿局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2024 715

(联系人:谢岳衡,联系电话:0851-86833747

附件1

工程系列职称申报材料填写及附件要求

一、申报人申报材料填写要求:

申报材料按照系统指引逐项填写、勾选,论文、总结、报告等非涉密学术成果或等效学术成果,在相应填报区域上传文稿全文(doc文件),文稿应包含标题、完整作者、摘要、正文、引文等信息。

二、申报材料附件上传要求

所有上传的申报佐证资料须扫描为独立的PDF格式文件,并完成相应文件名命名(命名格式为:姓名+证书名称或材料名称+序号,如xxx学历证1xxx年度考核表1xxx学术成果1),根据系统各板块提示对位上传,所有材料每页分辨率不得低于150DPI,每名申报人员申报材料上传附件总容量为高级职称150MB中级职称80MB初级职称30MB。如上传材料不能体现本人完整业绩的,可上传重要节选。评委会认为确有必要要求申报人提供原件的,申报人应配合。

参考:按黑白扫描A4页面为PDF文件,单页大小为50kb;按彩色扫描A4页面为PDF文件,单页大小为400kb。建议各申报人上传材料页数不宜过多,重点上传关键信息,方便专家查阅。

三、申报人所在单位上传清单及要求

申报人所在单位须及时按程序对本单位申报人提交申报的评审材料予以审核、公示,公示期满后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同时须出具相应材料,逐项加盖单位公章后,扫描上传至系统相应位置(PDF格式,每页分辨率不得低于150DPI),并完成相应文件名命名(命名格式为:年度+单位名称+材料名称+序号,如2024xx单位公示情况表)。单位出具材料清单如下:

1.单位公示情况表

2.单位公示情况说明

3.单位推荐承诺书

4.其他申报人所在单位认为有必要上传的资料

5.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备案汇总表(仅限事业单位提交)

四、材料上传保密要求

申报评审工作严禁上传涉密材料。如需上传涉及商业秘密的材料,须经定密单位确认同意脱敏脱密后填写上传。


附件2

职称申报举荐报告(模板)

xx职称评审委员会:

xx公司成立于xx年,为xx专精特新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成员单位(可简单介绍企业基本情况)。

经材料审查、专家(学术)委员会推荐、单位公示和企业董事长(或研发团队技术带头人)举荐,本单位举荐xx申报20xx年度工程系列xx专业xx级职称。现将申报人员情况报告如下: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现专业技术职称(没有可不写),xx年进入企业以来先后在哪些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现任xx

该申报人取得的学术业绩成果(该段落请详细阐述)。

示例:xx发明专利或成果,在xx应用,取得xx的成果(描述取得的成果)。

参与xx科技研发项目,取得xx的效果(描述取得效果)。

xx工作/业绩突出,受到/获得xx的荣誉/表彰/奖励。

研发的xx产品,投入市场后,取得xx的效果(描述取得的效果)。

综上,该同志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取得一定原创性科技成果,并为企业作出重大贡献,符合举荐制申报条件,予以举荐,本单位对举荐行为负责。

特此报告。

董事长(或研发团队技术带头人)签字:

同行业专家签字:


                            **企业(盖章)

                                      

备注:1.请另附页对签字的同行业专家情况进行简介

                     2.该报告仅限专精特新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成员单位举荐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bet365体育投注 太阳城集团 威尼斯人博彩 澳門太陽城专业娱樂平台 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皇冠體育博彩網站